找到相关内容3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唤醒沉睡的佛(3)

    ,不要太泄气。”他还劝告修行者,不要等待你所求的环境的到来,应该善用你此刻所拥有的环境,这点非常重要。   帕当巴桑杰警示:“宗派主义,喜欢某个法教,不喜欢某个法教,是种最大...

    泰·锡度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046512.html
  • 浮世百态警醒篇(1)

    ,盼为人子女者应明以受教,为人父母则应负精明之教育,共同来建设良好的社会形态,不可再漠视此大家认为无所谓之现象。  明笔曰:恩师言之有理,且能找出社会之病态以警示。  仙翁曰:奉旨着书主要目的就在于此...不知恩师今日现出此景象,警示之意何在?  仙翁曰:在一般人看来,到此花些小钱玩玩,有何不可?又怎有何警世的呢?其实人心之恶,就在于此,纯粹娱乐,调剂身心,无可厚非,但偏偏就不能单纯化,而将之改为赌博性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346680.html
  • 浮世百态警醒篇(3)

    食衣住行或其他任何方面均系如此,故不得不提出来加以警示。  明笔曰:盼恩师能举实例加以说明,让世人能更易于晓悟。  仙翁曰:好,其实这些不良之社会心态,不必为师多加说明,世人明智者应该知之,好比在「吃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446682.html
  • 《心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禅宗思想沐浴着空明的意趣。禅宗对“五蕴皆空”有着透彻的体证。慧能警示说,“五蕴幻身,幻何究竟?”《坛经·顿渐品》用般若照见五蕴皆空,就会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蕴虚无,水泡般的受蕴不有,阳焰般的想蕴非实,芭蕉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4.html
  • 一行禅师著:观照的奇迹 (1)

    警示我们,要找到一位开悟的老师并非易事,这种人极为罕见,大多数人只能碰到一知半解的人,如果你无法跟随证悟的老师学习,最好的办法就是仰赖你内心的那位老师。就让觉知的阳光遍照,只有当我们的觉性圆满,我们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4547602.html
  • 蔡老师讲故事

    看到。这位同事本来要上厕所,觉得不对,跑回去一看,钱被这个孩子拿走了。他立刻用最大的嗓门冲那个孩子喊:“你给我站住!”隔天这个孩子被送到派出所去做笔录,希望对这个孩子有所警示.这孩子做完笔录后很落陌地...

    蔡礼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347633.html
  •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著:近乎佛教徒(1)

    永远长存一般。  然而,即使经过海啸这么具摧毁性的警示,死亡与毁坏很快会被埋藏与遗忘。豪华的度假村很快就会耸立在受难者家属前来认尸的地点。世人依旧会沉迷于组合与造作各种现实,以求取永恒的快乐。渴望“...

   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547902.html
  • 地藏经的教示

    来唤醒愚迷。  经中明示,不止地狱罪报是众生造恶的业果,连种种世界的优劣环境也都是共业的结果。众生无法预见其行径的后果,佛、菩萨出乎慈悲,先给予警示,以免众生将来受苦,并无丝毫计较、处罚的心思。  ...

    林钰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747945.html
  • 圆空法师佛学观

    而且业报丝毫不爽。佛陀在世说法,常示现定业不可移,意在警示众生,不可随便造业,造了业是要受报的,而且自造业自受报,他人是不能替代的,除非佛菩萨的慈悲力、大愿力和菩提心力,可以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但这是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847946.html
  • 明末禅门僧诤与清雍正帝“拣魔辨异”评析

    原因,作了分析。他认为,祖师们传衣传法的目的是一种象征和教化方法,传衣可以起到“潜符密证”而警示后人勿忘本色的作用;传法是根据人们的根器不同而施设的方法,“若示之一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448174.html